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 > 养老地产 > 动态
商业地产养老引发的思潮——思维方式的胜利、模式开创的未来
  来源: 居家养老保障卡管理中心  2017-06-06 16:53:28
 导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如何妥善解决照顾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成为人们广为思考的一个严峻课题,而面对超过两亿人的老年经济,我们是该亦步亦趋、盲目跟随,还是另辟蹊径,开创未来?
  商业地产养老引发的思潮——思维方式的胜利、模式开创的未来
  中国现在有多老?中国将会有多老?我们先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
  再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而根据北京大学人口学者郭志刚的研究,由人口变动调查数据取得的老年人口比例比统计公报还要高,最多高出2个百分点。
  最后来看看老龄化的未来,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可按程度做以下划分:65岁以上人口达到7%为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从1990到2035年,短短45年,中国就跨越各阶段,成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列举这样一组数字,我们不是想要危言耸听。而是陈述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这么多的老年人,将来怎么办?
  近几年,为了应对和缓解这种形势所带来的压力,国家相继推出养老金全国统筹,上调,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各项法律法规和措施,并拿出2万亿养老金的百分之三十进入股市,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养老,敬老的相关领域,在土地出让,税费减免,银行贷款等各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植。在此基础上,各种民办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形式为主的“银发经济”粉墨登场,方兴未艾。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管理不善,配套服务设施的匮乏,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滞后,医疗保健水准低下等问题也是屡见不鲜。
  现如今,随着不断发展,一个养老地产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为乏善可陈的众多养老模式当中一个新的突破口,其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1、长期持有,2、出售,3、出售与持有相结合。
  养老地产的开发不能像住宅产品以销售为主要利润来源,物业服务仅为辅。养老地产开发需要社区的可持续性,盈利模式就需要产品销售和物业服务二者并重。如: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上海亲和源都是采取得“销售+持有运营”并举的模式。
  大型综合性养老社区住宅建设与养老社区服务管理,分属两个不同类型经营类型与模式,养老社区的管理专业要求较高。最好与专业养老经营机构合作、引进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管理,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各种老人服务资源的整合,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健康饮食、老年课堂、娱乐、旅游服务等。在养老地产持有运营阶段,目前主要形式是采取会员制发售,购买居住权,如:北京暮馨国际敬老园,入住这里要缴纳20万~40万元不等的会员费,不同标准享受不同档次服务。而这还只是固定的入园费,每个月还要缴纳4000~5000元的住园费,此外,护理费等其他费用另算。这使得专业化服务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也是决定养老社区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大型综合性养老社区的成功建设与后期运营,亦为项目立体开发提供了支撑,包括住宅、购物中心、酒店、度假旅游、医院、康体娱乐等。据了解,广州一高端养老社区外侧的星级酒店入住率非常高。
  养老地产的开发,特别是大盘项目切入养老地产,需要建立综合性的盈利模式,即:“居家养老住宅销售+养老地产持有经营+综合性商业租售运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于是在此基础上,商业地产养老的模式就应运而生。
  作为商业地产养老概念的全国首创人,我们特别采访了海城市广泽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的总经理,付春凯。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这种既能缓解政府压力,又能让老百姓躺着挣钱的养老之道。
  再多的的养老问题,最终无外乎归纳为两点,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有病谁来管?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养老模式都回避不了这个问题,钱,要么退休金,要么保险金,实际上,都是个人投入,政府买单!如果,这个模式不再需要国家花一分钱,你说,会不会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呢?
  人老最怕有病,有病最怕没人照顾,如果这种模式,既能解决儿女的后顾之忧,还能做到比儿女在身边照顾的更好,你说,是不是会大受欢迎呢??
  这就是商业地产养老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价值所在!!
  俗话说。后来者居上!在花样繁多,名目各异的养老方式当中,商业地产开发养老全新概念模式的问世,让人眼前一亮,脑洞大开!颠覆性的思维理念,高屋建瓴的开创性设想,打破了人们固有的传统习惯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开发,地产养老,返利于民,惠普众生!对于日趋严重的中国老龄化的课题来说,其推出的价值。不亚于又一次人口革命,其发展前景,更是空间巨大,潜力无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组数字,来举例说明!
  海城,一个县级市的商业繁华地段,原有占地五千平,按照容积比率,可商业开发三万平,住宅三万平。扣除各种费用,其综合成本造价在每平米六千左右,现其周边地段出售价格是楼房5000元每平米,商业门市20000每平米,以30平公寓式小户型住宅,30平商业底商计算,住宅30*5000――150000元,底商30*20000――600000元,合计750000元。
  而商业地产养老模式的售价,是住宅和底商一并销售,完全按照实际建设成本价格销售,以约价6000计,那么购买人实际出价为60*6000.等于360000元,七十五万减去三十六万,出资人节省资金三十九万,按照最低底商出租标准,每年获取租金一万元起,按四十年计算,出资人又可获益最低为四十万,两相叠加,最终获益为七十九万以上。其中,楼市升值涨幅,租金涨幅还未计算在内。
  商业地产养老引发的思潮——思维方式的胜利、模式开创的未来
  在谈到商业地产养老的发展前景时,付春凯先生向我们透露了他的宏伟蓝图,他计划在未来五年之内,在全国七百个城市发展近千家连锁机构,培养一大批专业从业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培训,同时,他还计划为此专门成立百家以上的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医院,让老人可以在不用先花一分钱的情况下,看病就医。而且。他也希望这种以建筑成本价销售的模式,能有效的遏制愈演愈烈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泡沫,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秩序有条不紊进行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看来,解决晚年问题的高招,来的,还不晚。


文章来源自: 居家养老保障卡管理中心 http://www.bzkzx.cn/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居家养老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