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 > 养老类型 > 机构养老
昨日上午,禅城区大塘涌39号内焕然一新,两头明黄色醒狮随着鼓点腾挪跳跃,以“公建民营”面目出现的原祖庙街道敬老院宣布正式开业。2016年7月,通过公开招投标,中标单位南海区春晖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承接祖庙敬老院项目,该院更名为“佛山市禅城区春晖颐养院”,半年改造升级后正于昨日开业,成为佛山首家“公建民营”的养老院。
先进:老人外出戴定位手环
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共性问题。禅城区的户籍人口当中,近五分之一是老人。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街区,祖庙街道这一问题尤其明显。据统计,该辖区总人口约60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6 .2万人,占禅城区老年人口60%以上。
为进一步优化公有养老资源,祖庙街道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佛山市南海区春晖养老服务中心为运营主体。2016年7月,春晖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承接祖庙街道敬老院和综合楼社会化运营项目,开始了佛山市公建民营养老院的尝试与探索。该项目也是广东省首批公建民营养老院改革试点。
承接项目后,春晖中心共投入了1200万元对原祖庙街道敬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一期春晖楼已经投入使用,二期即春熙楼工程仍在改造当中,预计今年6月完工。改造后,床位总数从原来的280张增至380张,目前已有180多位老人入住。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养老院俨然一个现代公寓。每个房间配备电视、电话、冷暖空调、定制衣柜,厕所内配备热水器、马桶、无障碍扶手等。“改造后,院内设有七大智能系统,包括网络、呼叫、监控、广播、定位跟踪、电视、电话等,是典型的智能化院舍。”春晖养老服务中心发展部主任梁淑芬介绍,例如老人如果要登记外出,院方会在其手上佩戴一个智能手环,这个系统与通讯商合作,可实时定位老人的位置,以防走失。
软件方面,升级后的养老院采用护士+社工的护理模式,提供医养融合的院舍养老服务。院内常驻4名执证护士、专业社工,日常提供长者学堂、适应性服务、生命关怀服务,以及文娱康体活动等。
特色:公益性床位不少于10%
和单纯的民营养老院相比,公建民营养老院不同之处在哪里?祖庙街道社工局副局长陈展文介绍,政府部门提供养老院物业,引入民营机构进行运营,对其服务、定价提出要求。改造后,项目仍将保留养老院的公益性质,优先接收祖庙街道辖区“五保”、“三无”人员,安置接收不少于总床位数的10%比例。同时,虽然硬件和服务明显升级,但收费须保持在合理水平。
目前,春晖颐养院根据入住长者的健康状况,收费由2450元至4200元不等。梁淑芬介绍,这个价格与原来价格相比有所增加,但在民营养老机构中,处于中等水平。“我们希望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确保合理的服务收费水平,以满足不同长者的入住需求。”
“以前收费2600元一个月,现在3650元,每个月多了1000多。”今年79岁的英姨在这住了5年,升级后的养老院干净卫生、服务也好,她住得很开心,唯一担忧的是自己没有退休金,费用增加之后怕加重子女负担。“好在子女很孝顺,说只要我过得开心就好了。”
探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
上月底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佛山将加快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养老机构发展,推进医养结合,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办医疗机构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办养老机构,提高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
祖庙街道饮了全市“头啖汤”。“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可以让政府将更多精力放在 三无 老人帮扶、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方面,实现错位互补发展。”陈展文介绍,同时政府对其服务质量、收费水平提出要求和监管,使得老人可以享受收费合理、服务优质的养老服务。
禅城区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杰华认为,此举可以盘活现有资源,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更高需求。“禅城区打破传统公办敬老院由政府大包大揽、全程包办的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创新社会供给方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搭建一个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互惠共赢的平台。”
文章来源自:
居家养老保障卡管理中心 http://www.bzkzx.cn/
- 返回顶部
- 4000-654-322
- 在线咨询
- 微信二维码